工作痕迹留下了,群众心里的疙瘩也留下了
点击上方“人民日报政文”可以订阅哦
“从‘中字头’”、‘国字头’督查检查考核做起,持续改进方式方法,注意纠正阵仗声势大、层层听汇报、大范围索要台账资料等做法。”近日,中办印发的《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改进督查检查考核方式方法。
督查检查考核,核心要义是抓落实。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找出薄弱环节,以便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排除工作中的困难和障碍……这些动作最终是要把我们党的方针政策、工作部署和措施落实下去,落实到实践中去、落实到基层中去、落实到群众中去。
而正如《通知》中所列的现象,当下的一些督查检查考核,恐怕不是落实,而有“落空”之忧。分析它们的工作链条,不合常情常识常理之处颇多。
先说要材料。掌握必要的档案资料,有利于全面掌握情况,但一次关于安全生产的督查,真的需要来自十多个部门的90多个档案盒?大范围索要资料,必然大量挤占督查时间,关起门来看资料多了,到实践中观察、到群众中倾听就会少,如何保证工作质量?更何况,每个档案盒,都需要基层“点灯熬油”准备,其间人力、物力、时间都是有成本的,消耗的是工作效率和实际效果。
要陪同。既要求对等又要求对口,上面来的职务高,一要求对等,县里的主官就得出面。一则排场大了,群众未必愿意近身,更别说反映真实情况;二则这样的小组一多,地方干部迎来送往疲于奔命,每天都很忙,但又有多少时间是在忙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实事,忙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急事、难事?
要路线。这一条最令人费解。要求地方提前规划好督查检查考核的路线和点,无异于让参加考试的考生自己出题目。如今一些地方,为了拿高分,会花费大量资源打造几个拿得出手的所谓“点”,来了考核组、检查组、督查组、调研组,不管是什么主题,一站式满足。只是这样获取的信息,能反映普遍情况吗?对于考核评定、制定决策又有多大裨益呢?
要留痕。留痕管理本是一种企业管理方式,近些年来借鉴到基层工作中。但这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有效复原工作过程,有利于查摆问题、评定优劣;但一定要避开它的反面,即过度强调留痕,可能会成为形式主义的温床。比如,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热火朝天加油干,但也有一些不那么和谐的场景——干部入户慰问,第一要事是拍照,交接慰问品来一张,拿起笤帚扫地来一张,坐下谈话再来一张……事实上,这样的场景大家都尴尬,干部尤其不好受,那为啥还要干?留痕。工作痕迹留下了,群众心里的“疙瘩”也留下了,这样的痕,留它何用?
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如果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本身,落入了形式主义的窠臼,再好的政策措施也难免落空。希望以此次下发《通知》为契机,让各项督查检查考核回归其本义,该合并的合并、该精简的精简,进一步改进方式方法,从而激荡求真务实之风、真抓实干之风。
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独家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公号“人民日报政文”(ID:rmrbzhw)
本期编辑:郑海鸥、余冰玥
下去调研,非得“一把手”接待?
最新安排!上半年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等6项考试取消
▼更多精彩热文▼❖ 【Vlog】快来,人民日报记者带你去看“五彩”中建岛!❖ 95岁老人、71载党龄、63年深藏功名。张富清—— 一位退伍老兵的初心本色
❖ 四十六年,从盐碱地到米粮川 ——来自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的蹲点调研❖ 致敬!扫雷英雄杜富国:“你退后,让我来!”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